牛津树教育网

  • 主页
  • 热点
  • 育儿
  • 高考
  • 留学
  • 校园
  • 外语
  • 小学
  • 初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让孩子正确提问为什么要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开始?

时间:2021-03-02 21:24来源:互联网 作者:小狐

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成为哲学史上的经典,读起来也让人如痴如醉。这样的对话就是由一连串的问答来完成的。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总有一些人特别善于提问,提问总能击中要害,引发思考。每每遇上这样的提问者,我们总会肃然起敬,羡慕无比。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正确提问呢?

周周说教育第18期,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合理的结论从提问开始

我先从我们交流接受信息的方式说起。我们通常有两种方法来吸收信息,一种叫“海绵式”的全盘吸收,一种叫“淘金式”的筛选吸收。前者强调不遗漏所有的重点,记住全部的观点和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往往是被动的,不需要去苦思冥想,只需要记硬背,这种方式的最大弱点就是对一切信息深信不疑,最终可能丧失自己的立场。后者在吸收信息的过程中强调互动,对接受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会对相关信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寻找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解释。 这种批评性的提问是检索信息和寻找答案的最好方法,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分为两种,弱理智批判性思维和强理智批判性思维。说的通俗一点,弱理智批判性思维主要用来捍卫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种思维和真理与事实无关,目的只是要驳倒那些和自己不一致的观点和判断。也就是不分青红皂白批判别人的观点,让不同意见的人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观点作为最终目标。强理智批判性思维要求一碗水端平,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都一视同仁。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通过勤学苦练获取的。这并不是说遇上任何问题,就不假思索地提出各种反击,而是在提出问题前把有关的信息先在自己的脑子里过一下,尽量去找到问题背后的本质。比如:

论题和结论到底是什么?

哪些表述是模糊不清的?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推理过程是否站得住脚?

有没有什么要点被刻意省略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帮助我们避免一开始就陷入思辨混乱的重要前提。

让孩子正确提问为什么要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开始?(图1)

芬兰阿尔托大学的讨论课(周成刚/摄)

虽然这无可厚非,但还有很多我们并不熟悉或认同的价值观可能同样具有普世的价值,比如“冒险精神”“包容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我们遭遇的最大可能就是如何去正确理解那些价值观与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辩论和推理。

换句话说,我们在做判断时难免感情用事,背负沉重的包袱,个人经历、文化习俗和价值取向,这些无不阻碍着我们的自由思维,感情上的依依不舍成为了我们接受还是拒绝一个立场的重要依据。为了摆脱这样的精神束缚,摆脱这种批判性思维中的 “一厢情愿” 我们需要不断和自己斗争,努力去倾听不同的声音,了解那些我们并不熟悉的观点,学会真正的明辨是非、博采众长,保持自己观点的小舟永不迷失方向。

在学习中实践批判性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看法或信仰影响最大的人往往是那些演讲者、博主、老师或网红等,他们循循善诱、引经据典,主要目的就是把观点推销给我们。那么,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观点,我们如何去作出公正的评价呢?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出其中的争议点或者说论题,再找出的观点。常见的论题分为两种,一种是描述性论题,另一种是规范性论题。虽然这样的分类不免有点笼统,有时候甚至两者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但是它覆盖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讨论场景。

以最新的托福和雅思的作文考题为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作文题也是为了考验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独立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描述性论题

雅思:

导致罪犯受惩罚后继续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人们的寿命比以前更长了。这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影响?

现如今,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但艺术家(如音乐家、画家和作家)仍然备受尊敬。有什么是艺术能告诉我们,而科技却做不到的?

托福:

影响当今社会的那些最重要的议题是不是可以在我们有生之年得以解决?

现在很多都改编自书籍。先读原著后看,或者先看再读原著,哪一种方式更受人们喜爱?

相比过去,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对父母的依赖更小?

规范性论题

雅思:

极限运动(例如跳伞和滑雪)非常危险,应该禁止。你同意不同意?

政府不应该花钱在国际援助上,因为本国就有弱势群体,比如失业人员和无家可归者。你同意不同意?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少花点时间学习,多花点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你同意不同意?

托福:

科学家应不应该使用清洁能源(例如风力发电)来代替有污染性的资源(例如煤炭)即使清洁能源价格更高?

孩子们应不应该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玩耍和学习,而不是花在做家务上?

不难看出,大部分描述性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答案都要求描述世界万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存在方式,往往通过“是不是”“怎么样”“多少”等来表述,这些问题也往往可以通过数据、比较以及事实的呈现来回答,也可以说这些问题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解决。而规范性论题常常使用“应该不应该”来确定,他们往往属于伦理和道德的范畴。要我们回答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孰是孰非,需要我们明确表达观点和立场。

由于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表述的方式也大相径庭。西方人更加偏向线性思维,喜欢逻辑推理,直截了当提出问题,接着提出论据,最后达成结论。东方人则更喜欢螺旋形散发性思维,诚如利玛窦曾经说过的,中国人“缺乏逻辑法的概念”因此“对他们而言,伦理学只是一串箴言”我相信,任何读过西方哲学书和东方哲学书的读者对此都会心知肚明。但是, 无论这个论题在文章中是明示的还是暗示的,甚至是云里雾里的,我们只有找到结论后才能对论题作出客观的评价。

让孩子正确提问为什么要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开始?(图2)

美国杜克大学的实战课堂(周成刚/摄)

如何寻找“正确”的结论?

寻找结论的方式有很多,尤其可以通过诸如“因此”“由此可见”“我的观点是”“这充分表明”等指示性表述来确定的结论。或者就像老师教我们的那样,学会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者结尾处去寻找相关的结论。

结论找到之后就是一个相对复杂而缜密的分析过程,主要分析论题与结论之间的推理过程,也就是给的表述过程找茬,发现不合理的地方。截至此时,我们已经向到达理性思考的终极目标迈出了一大步,接下来就是 用放大镜仔细查看的论证过程,发现其中的破绽和缺陷。

让孩子正确提问为什么要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开始?(图3)

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批判性思维讲座(周成刚/摄)

我们需要判断在论证过程中使用的假设是否成立。两种假设尤为重要,一种叫价值观假设,也就是想当然的看法。一种是描述性假设,也就是说“事情是这样的”而不是“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的观念。

在假设成立后,我们需要判断在推理过程中有没有明显的漏洞和谬误,或者说论证过程能不能站得住脚。我们先要确定推理是不是存在欺骗性,或者偷换概念误导读者,再判断这个推理过程的质量高低。

判断的证据有效性。在论证中使用人的直觉和经验、典型案例和专家意见等往往容易导致以偏概全的谬误,个人观察和研究报告等证据又容易导致强求性谬误和类比谬误。另外,如果找到的一个单独原因只是论证过程中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的原因,他们便可能忽视问题的复杂性,容易陷入因果关系简单化的谬误。

判断论证中使用的数据是否有欺骗性。虽然统计数据似乎是非常科学和精准的数据,但是使用和选择不当则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甚至可能会有隐瞒,从而误导读者。

识破上述各种陷阱,找出论证过程中的明显谬误,不仅考验 我们甄别和思辨的能力,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锻炼综合分析能力,积累经验,培养良好的思辨习惯。

如果达到这一步,可以说你已经练就了一副寻找正确结论的“火眼金睛”也掌握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领。我们因此可以从单独的一套理由中推断出多个结论,最终从中选择最合乎情理,最符合我们价值观的结论。

让孩子正确提问为什么要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开始?(图4)

想起童年时代我们有无数的问题,却因为没有正确的疏导而被无情地扼杀,最终成为遗憾。 今天,正确提问并展开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当今创新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如何去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如何去维持孩子的天真,让孩子的提问去激发他们一辈子探索和追求的欲望,去独立思考,判断生活中的真善美,已经成为一个我们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重要命题!

培根曾经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接受国际教育?

把大学排名当指南,这样选校真的好吗?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批判性

“批判性”源自希腊文“kritikos”,是指富于洞察力、辨别力、判断力,还有敏锐智慧的回顾性反思。

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指它通过其他媒介作用认识客观事物,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对一类事物非本质属性的摒弃和对其共同本质特征的反映。

您可能也喜欢:
  • 让娃尽情蹦起来吧,给宝宝大脑的思维和记忆带来很多好处,附最有用的实操让娃尽情蹦起来吧,给宝宝大脑的思维和记忆带来很多好处,附最有用的实操
  • 如何培养批判性阅读思维,就是进行有引导性的阅读,也许不适合如何培养批判性阅读思维,就是进行有引导性的阅读,也许不适合
  • 专家,家长还要成为与孩子共情的观察者专家,家长还要成为与孩子共情的观察者
  • 2021年广东实验中学高中招生问答,今年高中招850人,省实今年的名额分配计划为310人2021年广东实验中学高中招生问答,今年高中招850人,省实今年的名额分配计划为310人
  • 剑桥英语测试按下了暂停键,为何家长的焦虑却停不下来剑桥英语测试按下了暂停键,为何家长的焦虑却停不下来
  • 上一篇:詹为校长介绍,而不能仅关注国际二字,局限于在哪上学
  • 下一篇:美国TOP10大学录取,深圳中学获得2枚录取

网友评论

提交评论
相关文章
  • 名师与硕博,全方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赋能
  • 就业率很高,虽然这些大学不是985,适合成绩中游的考生捡漏
  • 请欣赏于思源的优秀作文展示,兴华小学三年级,一
  • 审判家长,这部戏集中展现了国产剧领域的矫情,周杰伦都感谢当年虎妈逼自己练琴了
  • 比如老师要求家长上传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照,炫富家长反驳,拼爹妈
  • 以批判性思维解读经典著作——外教社“思想宝库钥匙丛书”
  • 美院初心,HUA专业,2020级艺术设计学设计思维课程作品展
  • 在疑问句或条件从句中,必备10句关键句
  • 2021年4月10日雅思考试真题回忆
  • 这些细节会在孩子的童年留下或深或浅
  • 黄全愈,中美教育的本质区别,我们是怎样把孩子教傻的
  • 准备赴美留学的学生,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 很适合高考成绩在本科线上下的考生报考,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4所学校,最低分389分
  • 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
  • 让学校砸手机,学校回应,家长为了教育孩子
  • 十大最差专业,就业,失业
  •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 在凌乱房间当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孩子是否聪明有出息,老师,差距明显
  • 改口叫妈了,这一字之差有着不平凡的意义所在,意义有大不同
  • 不再承办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
  • 河北物理组位次前10000名可参考院校,河北历史组位次前5000名可参考院校,这些大学可重点关注
  • 中考,虽说我觉得现在不是谈志愿填报方案的时候,而这些学校
  • 通过让自己参与到课堂中,但他们的成绩仍然长时间没有起色,你是如何平衡动脑和动手的
  • 初级口语,今天是一周一次的作业点评环节,664-675
  • 公园里所有的菊花都开了
  • 我们与金园小学如约而遇
热门推荐
  • 你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爱,我了,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她,长大都怎么样了
  • 兰州二十七中,中考统配志愿,2020年城关区统配名额
  • 作品集翻译问题,当你的作品涉及到一定的材料性的时候
  • 不止是英国最难进大学第10名,依据入学要求严苛程度
  • 布里斯托大学是英国知名大学
  • 精益求精才是好就业的王道,市场饱和,引发国内报考热潮
  • 教师将迎来好消息吗,工资上涨无可厚非,这几类教师高兴不已
  • 让孩子答应,转头就忘了呢,已经看了10分钟电视了
  • 为啥我们家里穷,妈妈的回答堪称教科书,这位妈妈的回答是我听过的最美的答案
  • 自转地理现象,初一初二学生都要学起来
精彩推荐
  • 英语时文阅读初中篇,霍夫被人们称为冰人,霍夫
  • 小编整理了以下英国硕士留学知识,如果自己已经工作了很多年
  • 可能十年不到,还不如投资到一些有特色的高校中去
  • 开讲啦,家长们,实用型家庭教育直播课12场,千万不要错过
  • 万人瞩目的体育中考,陆续开考
  • 加速提质,学前教研指导区
  • 此次经开区教育独立,亦庄学籍正式独立于大兴
  • 申请-考核制方式选拔博士研究生
  • 扩散周知,对孩子的教育,面对家长的困惑和迫切需求
  • 童未来快讯,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随机推荐
  • 初中语文易错的200个二字词和500个四字词,转给孩子
  • 在本次社团实践活动中,在七彩的小社团里悄悄绽放幼儿的兴趣光彩
  • 初中文言文促读三百篇,第六十六篇,王烈以德服人
  • 丘成桐个性鲜明,杨振宁和翁帆,大部分解决的结果是对的
  • 请欣赏于思源的优秀作文展示,兴华小学三年级,一
  • 所以学生必须申请前找到适合的教授
  • 初级口语,今天是一周一次的作业点评环节,664-675
  • 被称为城市在大学里面的大学,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 教育孩子,有些超市体验
  • 魏书生,学习的好坏,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

www.njjsky.com. 牛津树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