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奉贤区教育局联合区文明办、区妇联每年从近9万学生家长中评选出250多名“贤城好家长”予以表彰,并他们的家庭教育经验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我们家始终秉承着“以爱育阳光,以德行传家”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无私地给予孩子关爱与陪伴,培养孩子良好德行的同时,也时刻审视着既往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抱有美好的期许。
一、和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教育孩子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很庆幸孩子生活在一个和睦、互敬互爱的家庭中,他充分感受到了来自各个家庭成员的关怀与温暖,形成了积极阳光的性格和温暖平和的心态。生二胎时,我们征询了孩子的意见,本以为他会反对,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欣然同意了。弟弟的到来让他觉得自己多了个家人和玩伴,同时也多了份职责和陪伴。
二、榜样引领,注重孩子的品格修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品格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家长要言传身教涵养好家风,身体力行培养好品格。过往,我用高尚的人格、优秀的品质、丰富的学识、良好的习惯给孩子以熏陶,教会了孩子怎样做人。我给予了孩子聪明、健康,教会了孩子善良、诚实…但是却未教会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未提醒他所谓的岁月静好,只是因为先有负重前行。成长路上的挫折,有时是孩子和家长要一起承担的。
孩子进入高中学习后,开始懂事,有了人生目标,但却不够自信,有时彷徨,时而松懈。现时的我,也在努力反省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我选择了用自身的工作经历作为和孩子沟通的纽带,和他展开推心置腹的交流,希望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新冠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始终坚持在医疗一线工作,努力诠释医学名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真实意义。工作中时常要直面患者生死存亡的考验,只有拥有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过硬的个人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直面困难的勇气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在争分夺秒抢救过程中,帮助患者闯过一道道生死关口,最终痊愈出院。闲暇时,我选择和孩子促膝而坐,和他聊着二十年的行医路上,医者、病人和死神一起的那些赛跑,聊聊跑赢后的喜悦,更聊着拼尽全力却跑输了后的揪心…。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我希望孩子体会到,学习何尝不是一种赛跑,冲刺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知识的积累以及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
三、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作为两名孩子的家长,我深刻地感受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在教育时,我不会生搬硬套别人的教育模式,更不会“一把尺子量到底”而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在激励、唤醒和鼓舞中,帮助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小学阶段,孩子并未对一些事物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进入初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理性思维逐渐活跃。以此为契机,我们时常陪同孩子观看《最强大脑》《加油!向未来》等科学节目,鼓励孩子参与网络数理化知识竞赛,不断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锻炼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孩子的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四、时时沟通,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高中阶段,孩子的身心发育处于青春期的关键阶段,情绪容易多变,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波动,协助孩子调整情绪和心态,保持身心健康。高中阶段,孩子开始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也开始面对诸多诱惑和困难,作为家长我会及时提醒孩子,面对不良的诱惑,需要明辨是非,安心定志;面对生活
困惑时,需要和同学们互帮互助,解决困难。
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会尝试以自身高中的经历为桥梁,和孩子展开时而“父子”时而“兄弟”时而“同学”的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生活琐事,学业的困惑,寝室里嬉笑的鬼马故事。及时发现他的困惑和松懈,推心置腹,晓之以理,及时宽慰,帮他调整心态。当他学有所进时,给与鼓励和赞扬,当他顽劣或者木鱼不化时,也会严之以罚。
欣喜于孩子的变化,我越来越感觉到教育是一件值得我们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我相信通过我们的爱心培育,德行传家,孩子未来定能学业可待,嘉木可成。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孩子
《孩子》讲述的是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关心钱的日子,他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布鲁诺很难接受父亲这一新的身份。电影《孩子》再度摘取了金棕榈大奖。